當時的明安運動器械廠五樓是澆鑄,主要生產鐵桿頭,酷熱難耐;四樓是加工區,主要是對鐵桿頭進行鉆孔加工,這個樓層平時是油漬斑斑;不良品占了該樓層三分之一的區域;三樓是磨光區,一旦生產,整個車間灰塵彌漫,不良品占據了車間三分之一區域;二樓是打沙包裝。平時上班時,整個車間的樓梯是最忙的,要從上到下運貨。因為高爾夫球是高檔消費品,客戶要求對加工后的半成品要進行防護包裝。只包裝材一項,每年就要耗費三百多萬。
精益生產培訓過后,老師讓我們組織討論,跟本部門的人討論什么是精益生產、精益生產要達到的效果是什么、如何能做好精益生產。由于這個概念對于我們來說還是相當的陌生,在討論過程中難免漏洞百出,唯部門主管(臺干)馬首是瞻,但他們對此的認各水平和我們處于同一個水平線,甚至上課時還沒有我們認真,難免把真經念歪。
對于精益理論大檢討后,老師要讓我們進行精益生產試驗線的組建。由我們改善辦公室負責找一位試驗線負責人,這個人要求起碼是副科長以上水平,技術全面,愿意承擔責任。當時大家都處于觀望時期,找哪個課長他們推諉說自已很忙,找生產科的臺灣干部他們諸譏諷說:別當真,玩玩就行。合適的人員找不到,工作一時陷入困境。一天,我在生產線上觀察,見到磨光科吳科長正在罵一個胡姓副科長,胡副科長看似委屈極了。我私下打聽是怎么回事,有員工告訴我經常這樣,科長吹毛求疵,胡副科長無可奈何。我以為這是個機會。
當天晚上,我找到胡副科長,寒喧過后,就請他去外面喝茶。倆人熟絡后,我對他說:現在有個機會,你干不干?”“什么機會?”“公司打算推行精益生產,想要組建一條試驗線,我看你技術不錯,要不要挑頭試一下?!薄皩ξ矣惺裁春锰??”我當時沒有什么把握,于是就說,到時可能會分出很多生產科,你想這方面哪個中層干部有你有經驗,到時候你領一個生產科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嗎?”“也是??!”他想了一下“行,干了?!本瓦@樣,試驗線的干部確定了下來。之后,需要找一些職能部門的人員,如生產維修技術、品質檢驗、生產排程等部門的人組成一個試驗小組,大家一起來進行試驗。
接下來,試驗小組根據老師的要求,把做產品的機臺按照U型布局擺在一起,即前面是兩臺產品加工機臺,接著是磨80號砂輪機、120號砂輪機、160號棉輪機、320號棉輪機、打砂機、包裝臺。擺好后,許老師要求找每個工位至少找到一個員工。胡副科長就到每個單位去要人,這些單位給的人要么是才到崗的,要么是技術上的瘸子,就這樣,我們帶著這些歪瓜劣棗開始了我們的精益生產試驗之旅。
注:根據深藍咨詢推行精益生產的經驗:精益生產的導入是一個慎重的過程,如果高層已經下決心了,先行培訓精益生產的理念是要求大家有一個正確的誰知;精益生產需要找一塊試驗田,試驗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客戶的產品特點進行布局規劃。試驗成功后精益生產才可以全面推廣。
掃描二維碼關注深藍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