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S的沿革
5S起源于日本50年代,是指在生產現場中對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等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的管理,這是日本企業獨特的一種管理辦法,是日本管理騰飛的兩大法寶之一。
上世紀50年代后期,日本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國民收入增長,人們有了一定的節余。于時,出現了和現在中國的工業環境一樣的怪圈“企業招不到人,很多員工找不到工作”,經日本產業協會研究發現,招不到人的都是“3K”企業,即勞動環境臟的、工作累的、安全系數低的企業。研究發現,能夠招到人的企業進行了企業內部的整理整頓,環境有很大的改觀,于是,日本產業推進行在全日本開始推行5S中的前兩個S,即整理、整頓。日本的5S的宣傳口號為“安全始于整理,終于整理整頓”。當時只推行了前兩個S,其目的僅為了確保作業空間和安全。
在這個過程中,豐田公司也進行了5S管理體系的引進,他們因生產和品質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清掃、清潔、修養,從而使應用空間及適用范圍進一步拓展,到了1986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漸問世,從而對整個現場管理模式起到了沖擊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的熱潮。
2.深藍咨詢5S新說
深藍咨詢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究,我們認為,5S最終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養,那么,如何提升人的素養,需要在一個框架內不斷的去定目標、總結路徑、提取方法,使人的素養不斷提升。5S是通過不斷的對現場的料、機、法、環境進行整理,使現場沒有不必要的物品,對生產的這幾個要素進行標識、定置、維護、清掃,輔以不間斷的檢查提升,通過這些形式的管理,使人養成行事的習慣,進而提升參與者的素養。人的素養提長了,我們的品質、交期、成本、安全、士氣的達成就水到渠成。
3.5S的發展
日本式企業將5S運動作為管理工作的基礎,推行各種品質的管理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產品品質得以迅速地提升,奠定了經濟大國的地位,而在豐田公司的倡導推行下,5S對于塑造企業的形象、降低成本、準時交貨、安全生產、高度的標準化、創造令人心曠神怡的工作場所、現場改善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逐漸被各國的管理界所認識。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5S已經成為工廠管理的一股新潮流。
4.中國企業5S的發展
中國南方企業大面積的引進5S這種管理方法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當時大多以口號為主。許多臺資企業在推行5S時把5S當作一種運動,所謂運動,有開頭,有結尾,像風一樣,刮一陣就過去了。當時標語、標牌滿天飛,但真正把5S做到實際應用,做到對生產有幫助的企業是鳳毛麟角。因當時的產品供不應求,很多人對5S的認知不清楚,平時大家還有模有樣的檢查一下,但一旦交貨和5S沖突時,5S成了靠邊站的工作。一旦生產不忙時,再推行5S,許多員工就認為,還會像上次一樣,不了了之,所以就應付了事。很多企業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行,最終是高層躊躇滿志,堅決推行;中層陽奉陰違,隨意行事;基層推三阻四,應付了事。
隨著客戶對產品越來越挑剔,中國很多企業到日本參觀,我們意識到,5S事在必行。到了2005年左右,大陸很多南方企業開始真正的推行5S。這其間,出出現了很多咨詢企業在以5S為主導產品對客戶進行培訓輔導。于時出現了百花齊放的5S景象。
提到5S,就不得不提到海爾電器,海爾當時推行5S比較成功,“5S大腳印”就是海爾的創造。在5S的基礎上,海爾提出了“6S”的概念,加入了一個安全。當時海爾是中國企業的標桿,于時很多公司開始學習6S。
很多咨詢公司為了自身業務發展的需要,有的公司在原來6S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節約(Save)這個要素,形成了“5S";也有的企業加上習慣化(Shiukanka)、服務(Service)及堅持(Shikoku),形成了“10S".筆者在給一家鋁制品企業輔導時問一個中層干部,你了解5S嗎,沒想到他說:“我不了解5S,我學的是5S”。當時我就問,請問什么是5S,這個中層干部結結巴巴說出了4個。再看其管理的現場,物品隨意擺放,產品不良率居高不下,安全事故頻發,員工士氣低落,這樣的現場根本沒有5S的痕跡。學再多的概念又有什么用呢?
其實,無論6S、5S還是10S,它們的基本都是從5S中衍生出來的,如果一個公司連5S都做不好,那么談多余的東西在瞎扯;如果一個公司能夠做好了5S,經過一段的堅持后,員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后面幾個S自然不在話下。
掃描二維碼關注深藍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