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景德鎮高新區伍德路71-72棟,一群出生于不同年代、來自不同地區、有著不同工種的陶瓷匠人,組成“玨窯”創作團隊,將青花、粉彩、玲瓏以及顏色釉等彼此相互融合,生產出基于傳統工藝又有所創新的藝術品。目前,團隊共有10多個品種的產品,青花與粉彩相結合的裝飾類產品獨具特色。圖為“90后”成員何雅芬在清點瓷坯。 (新華社發)
江西景德鎮曾為“一帶一路”重要貨源地和起點之一,這里盛產的陶瓷和茶葉通過古老絲綢之路享譽世界。近年來,該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發力“走出去”“引進來”,致力于提升“一帶一路”重要商品基地和起點城市地位,續寫城市發展新的篇章。
“景德鎮是一座有文化、有傳統、有故事的歷史文化名城,一直是樂于與世界交流對話的城市。”景德鎮市委書記鐘志生說,我們要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建設,讓景德鎮更好地走向世界。
搭建經貿交流平臺
近兩年來,景德鎮市依托自身資源優勢,采取有力措施拓展經貿文化交流,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做大“瓷文章”。
為此,景德鎮持續發力“請進來”,吸引國際企業和人才。經過12年的努力,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簡稱“瓷博會”)的平臺作用日益凸顯。近日落幕的“瓷博會”吸引了韓國、日本、荷蘭、美國、德國、西班牙、澳大利亞、越南及中國臺灣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家品牌企業參展,實現外貿訂貨1.81億美元,同比增長6.23%。事實上,每屆“瓷博會”都吸引了數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品牌陶瓷企業展商以及世界各產瓷區的代表團參展采購。
景德鎮還通過保護老廠區、老窯址遺址文化等手段突出城市特色,吸引國內外各地知名藝術家到這里創作,今年10月中旬開業的“陶溪川國際陶瓷文化產業園”就是典型代表。目前,景德鎮中外陶瓷藝術家協會已吸收了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7個省區市近600名中外陶藝家。
近年來,為加大“走出去”步伐,推介企業加強產能合作,當地先后組織陶瓷企業參加境內外多個國際博覽會,今年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春季消費品展、第三屆中國(土耳其)貿易博覽會等都留下了景德鎮的“身影”。如今,該市已與“一帶一路”沿線10余個國家產瓷城市結為友好城市,并經常性地開展交流與產業合作。下一步,景德鎮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將重點提升主導產業國際合作水平,突出陶瓷、茶葉和機電等產品優勢,積極開拓境外市場。
鋪就“網上絲綢之路”
景德鎮還十分注重借助電商模式改造陶瓷產業,以打造“網上瓷都”為目標,依據線下瓷都資源優勢,推出扶持電商產業政策及配套金融扶持政策,讓更多陶瓷通過互聯網便捷地走向世界。
在日前景德鎮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陶瓷電商峰會上,景德鎮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鋒說,陶瓷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希望借助峰會和各大電商平臺,助推中國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不斷開辟“網上絲綢之路”新途徑,大力推動陶瓷產業“走出去”。
景德鎮發展電子商務,具有較好的現實條件。據阿里發布的2015年中國“電商百佳城市”榜單顯示,景德鎮成為江西省入圍的3個城市之一,電子商務發展指數景德鎮市在全國排67位,兩年間向前移了19位。
如今,“互聯網+陶瓷”的業態創新也在不斷涌現。“瓷博會”期間,記者看到景德鎮陶瓷交易所展臺電腦前,市民在爭相查看文物價格走勢圖,儼然一副證券交易大廳的景象。原來,該交易所是景德鎮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與南京文交所聯合設立的顛覆傳統的交易平臺,通過“互聯網+陶瓷+金融”模式,實現了陶瓷交易由傳統的現貨貿易發展成為公開、集中的線上交易。據工作人員介紹,自今年5月份上線以來,平臺已經有6萬會員,當前上線的9款2.7萬件展品,實現了約14億元成交額。據測算,未來5年該所有望帶動陶瓷相關企業產值突破1萬億元,成為對話世界的陶瓷文化交易平臺。
補齊品牌專利短板
景德鎮作為千年瓷都,叫得響的陶瓷品牌卻屈指可數,同時由于知識產權保護觀念滯后,使得各地仿冒景德鎮瓷器的現象層出不窮。這些都是景德鎮陶瓷走向世界的制約因素。所幸的是,當前當地政府和企業對這些問題的重視程度已空前提高。
記者了解到,景德鎮市已經組建“中國陶瓷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提高了專利申請、確權、維權效率。中國陶瓷藝術品數據庫采集陶瓷藝術品特征信息已突破80萬條,為維護“景德鎮制造”打下堅實基礎。
采訪中,名鎮天下陶瓷公司負責人歐陽琦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瓷博會”期間,該公司的“地毯瓷磚”在展會上很受歡迎。特別是這些產品實現了知識產權全品類保護,免去了國外客戶知識產權紛爭的擔憂,德國、伊朗客戶當場就簽下50多萬元的訂單,10多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企業表達了購買意向。“產品開發前期我們專門赴意大利考察,對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有深刻認識。‘名鎮’品牌已有17個系列的產品取得著作版權。”歐陽琦說。
景德鎮的企業還注重陶瓷生產技術創新升級。在“瓷博會”展館里,一臺正在作業的陶瓷3D雕刻機器前圍滿了觀眾。這款機器由景德鎮昂銳科技公司自主研發,通過胚胎表面自動識別系統來控制雕刻刀加工作業。公司負責人徐利斌介紹,3D雕刻機器設備具有節約人工成本、保障雕刻品質、提高生產效率等優勢。雕刻瓷瓶花紋,人工通常需要半個月,而機器10個小時就能完成。展會上,來自巴基斯坦、荷蘭的客商紛紛咨詢采購代理事宜。
“近代以來,中國陶瓷行業在世界的地位和生產水平實際上是在下滑,‘一帶一路’建設給我國陶瓷行業帶來空前的發展機遇。景德鎮陶瓷行業在繼承好傳統優勢的基礎上,應更加重視品牌建設和專利保護,同時適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需要,針對不同市場開展設計創新。”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曹建文認為,在傳統名家藝術瓷需求萎縮的背景下,當地尤需加大力度鼓勵發展創意陶瓷產業,讓更多更富新意的“瓷樂”在“一帶一路”上奏響。(經濟日報記者 周 劍 劉 興)
掃描二維碼關注深藍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