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司內員工出現積極性不高,管理層管理技能不足,員工執行力不夠,員工方向迷茫等等情況的時候,公司的領導往往想到采用員工培訓去解決這些問題。這一方面說明公司目前來說是比較重視培訓,但同時也說明了公司對于培訓的誤區,認為培訓是萬能的,培訓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培訓總是有好作用的。但是如果不進行問題分析,或者不解決根本問題,直接進行培訓,不僅對于現狀的改變沒有任何作用,而且很有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就像吃藥一樣,如果不先仔細診斷病情,就去藥店買點貌似正確的藥,往往療效不會好,搞不好還會吃出問題。
跟一位做講師的朋友聊天,她講了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有次一個客戶讓她給公司的員工做個職業生涯規劃的培訓,她分析了企業情況,發現員工職業規劃不清的原因除了自身問題外,還有公司的問題,公司內缺乏晉升通道,重要關鍵崗位全是老板的親戚。她認為這樣講下去會有問題的,可老板不認同,覺得先解決員工自身的問題,公司的問題以后慢慢解決就行了。于是培訓開始了,學員反饋效果還挺好,可是半年之后當時參加培訓的業務骨干都相繼離職了,而且到了同行那工作。直到這時,老板才明白問題的嚴重性。原來,職業生涯規劃培訓后,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很高,因為老板人很好,本身打算跟著老板好好干,可努力了半年后,發現晉升發展一點希望都沒有,工作依然受老板親戚等關系的限制,于是一個個只好另謀出路了。雖然老板發現問題后,馬上招人培訓,但這個企業還是因為骨干離職一年多的時間內經營狀況都不如之前。
之前也發現過有企業老板帶著中層骨干去參加培訓,是培訓主題是目標達成,可內容不是具體達成的方法,而只是一些雞血、雞湯,可邯鄲學步,這種洗腦式的雞血雞湯導致老板和中層回去以后不知道該如何工作了,員工也發現異樣,和領導難以溝通,于是只好都一一離開。
由此看來,培訓真的是害人不淺吶。那我們到底還要不要做培訓,培訓到底應該怎么做。
在企業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培訓對企業的正面作用和意義已經顯而易見了。 培訓可以啟迪智慧,改變行為,可以提高員工的基本素質,提升工作技能,改善工作態度,從而提升企業效益,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但如何才能避免培訓的副作用,使培訓獲得好的效果,好的作用呢?
首先,進行問題診斷。分析公司目前存在的問題,明確哪些是培訓可以解決的問題,哪些是需要公司內部調整才能解決的問題。如果分析后發現是公司性質、組織結構或公司制度、流程導致的問題,則需要進行組織結構、制度流程等等方面的優化,而不僅僅是培訓,因為這些問題,通過一次培訓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相反會產生負面影響。
其次,進行詳細的培訓需求分析。再確認要進行培訓的情況下,根據問題確定培訓的主題后,也要進行詳細的培訓需求分析。因為市場上現在培訓很多,同一個培訓主題,內容也是很多很雜的,這就需要通過培訓需求分析,明確我們到底需要哪些知識和技能。
比如員工目前工作積極性不高,那么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如果經過調研,發現問題是公司激勵政策不足,內部不公平,這種情況的話是需要對公司的績效薪酬政策進行調整的;如果問題是中層管理者管理技能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勵方法,那么需要對中層管理者進行激勵方法的培訓,如果僅僅是是員工自身問題,那么進行員工心態培訓即可解決。
只有通過問題診斷和培訓需求分析后確定的培訓內容,開展的培訓,對于企業來說才是良藥。培訓一劑好藥,可只有對癥才能有好的效果。文章來源www.fits-cn.com
掃描二維碼關注深藍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