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少數確實做得不錯的企業或組織,中國工業工程應用的大多數情況是,做工業工程的基本沒學過工業工程,學工業工程的基本沒做過工業工程。學工業工程的因沒有實踐環境而改行,做工業工程的因沒有理論引領而只能依葫蘆畫瓢做出來的只能是葫蘆。這個現狀不改變,中國工業工程應用的水平很難提高。最切實的改變路徑是做工業工程的通過繼續教育學習正確的工業工程!
人們對工業工程的認識主要的誤區在于:
一、認為工業工程沒什么自己的東西,都是拿來主義,把其它工程學科和管理學科的內容拿過來裝配一下,叫做工業工程。甚至形象地比喻為一個裝配車間。
二、認為工業工程內容太多,包羅萬象而虛無,學習難抓重點從而很難學習和理解。
三、認為傳統工業工程已沒啥好學的了,不建模不仿真好像就不是工業工程,看高了。
四、認為工業工程就是做標準工時那一套,再多就是分析下物流什么的,看低了。
五、認為工業工程就是精益生產,或者是精益生產的一部分,看偏了。
六、認為工業工程無所不能,開口IE,閉口精益,眼里只有新潮理念,忽視自身背景,看神了。
這些誤區或深或淺地干擾著我們先進制造水平的提高,干擾著兩化融合的效果實現。作者僅集以拋磚引玉,祈望讀者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其實,現在工業社會里,機械里面有電子,電子里面有化工,化工里面有機械,已經相互融匯但各有專攻。我們應該像對待這些專業工程技術一樣對待工業工程,不熟悉它不等于就要挑剔它,而是應該迅速地學習它掌握它,所謂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大概就是這層意思。毛澤東同志經常說的洋為中用,同樣是對我們現在有益的提醒。
總之,工業工程在其核心技術工作研究基礎上發展已有百年,不斷完善和擴展,已經成為制造業、服務業乃至醫院、學校、政府等組織如何低成本高效率運營管理的技術理論體系,關鍵在如何學到其魂魄以及如何恰到好處地系統運用!
德魯克說管理的一句話完全可以用在這里: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也。